“不输就是赢。”这句话大家一定都听过,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。有时候扑克玩家在试着夺池时会忘乎所以,但一定要记住多赢20和少输20都是好的结果。
很多人心底是在乎输赢的,但相对于输,不输的确就是赚了,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打牌的最初搞懂这句话。
所有扑克玩家都有偏见,他们都有自己盈利的方式、略微盈利的方式、亏损的方式和避免亏损的方式。正因为有些人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这些偏见,所以他们能够理解不输就算赢。
下面就来见识下牌场最常见的五种偏见。
错误想法一:“你就是想让我弃牌”
这是最普遍的一种。在多方入池的牌局中尤为常见。比如翻牌圈T8
7
拿到底牌AT,对阵另外4名选手的玩家会说,“哦,哥们,这手牌我是对子。”
翻牌圈击中对子的这名玩家可能会收池,但也不排除会出现牌力超过他的对手。
这手牌最好的打法就是思考对手的路数,采取个人收益最大化(牌力领先时)和最大程度降低个人损失(牌力落后时)的打法。方法的取舍和对手是谁、对手打法以及对手筹码量等情况有关。
德州扑克玩家常有的错误想法
一旦这种偏见产生,很多玩家的注意力都会过多的转移到“你就是想让我出局”上面,因此忽略自己可能牌力落后的事实。他们基本上会潜意识的认为,“说不定我能击败他的,但我一定不能轻易被人诱导出局。”
当他们有这种想法的时候,其实就是在玩火自焚。有这种偏见的玩家基本上不会成为优秀的那类。牌桌上有这类玩家时应该会让你想更多次的入局。
错误想法二:“你诈唬我”
打牌是一种信息管理的游戏。扑克博弈论分析中就讲过“最佳诈唬频率”。如果你以一个正确的频率在不同牌况中诈唬,那么不管对手跟或不跟都对你没影响。
同理,对手也会有个“最佳跟注频率”,这个频率指的是就算对手是在诈唬,这个跟注也不亏,而且可能会收获额外有价值的信息。
然而,现实生活中的扑克玩家对“最佳跟注频率”的把控很糟糕,涉及诈唬牌局时太过于自负。
这类对手大家可以想象,畏畏缩缩的不弃牌,击中牌时喜笑颜开。所以他们会跟,怀疑的时候会跟,就算不那么肯定对手是在诈唬时还是会跟。
很明显如果牌桌上有这类玩家,少诈唬他。
错误想法三:不和对手玩“明牌”
“明牌”可以理解成坚果牌或坚果牌组。比如翻前有人加注,你用JT
跟注。翻牌发出J
9
6
,对手下注,你跟注。转牌7
,对手下注,你跟注。河牌3
,对手下小注,你跟注。
哎呀,对手拿到了AA!这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出来吗?
一些玩家特别痛恨这种“明牌”打法。这种偏见的产生源于另一个偏见:在小额局上不应该打明牌,因为玩家不会高频率的诈唬。
很多有这种偏见的玩家都会尽早弃牌,不管自己拿到的是什么牌。“如果我没在河牌圈跟注,就不该在转牌圈跟注,”这是他们牌后的思考。这种偏见从长远来看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转牌圈弃牌。
错误想法四:不想看到补牌
这种和将要说的第五种类似,但玩家的情绪反应却是截然不同的。有这种偏见的玩家,会认为因为对手是AA,所以他赢了,输给他们是正常的。但这类玩家往往会因为弃牌后的补牌而发疯,弃牌之后同花补牌在河牌圈出现,其中甚至有人会为之愤怒。
本站永久:更新免费彩金,博彩策略,曝光各大黑台,实时报道海外动态事件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温馨提示:本站立足于菲律宾遵守法律服务于海外华人,谢绝中国大陆地区含港.澳.台访问!如您未满十八岁或当地法律不允许之年龄、亦或者您对本站内容反感,请自觉离开本站!
暂无评论内容